56248.jpg

《金剛經》是屬於“般若”,對於《般若經》上所說的看不懂,單單講這”物質“現象是假的,我們就很難接受,明明是真的擺在我面前,它怎麼是假的?深入大乘經典

的人能接受。佛在經上講的可以接受,他心清淨,知道清淨心的境界,跟我們一般起心動念確實不相同、確實不一樣。所以佛常教我們用心,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你就成佛了,用“妄心”你還是凡夫。

怎麼樣用“真心”? 離一切相,“真心”就現前。把一切“相”放下,假的不是真的,不要受它干擾,“真心”如如不動,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我們把它分開

來看,凡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起心動念,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但是它的變化非常大,也就是經上給我們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起心動念。

 

從起心動念就生起“分別”,“分別相”粗了由“分別”生“執著”,六道凡夫。阿羅漢的定功智慧比我們高,他知道一切法是假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他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執著。阿羅漢還有分別,沒有執著。

到菩薩,功夫比阿羅漢高,菩薩不分別,不但沒有執著,分別沒有了,比阿羅漢高。

再提升一級,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這在大乘教裡稱為法身菩薩,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到不起心、不動念,那是“破一品無明、見一

分本性”,見到“真性”了,他“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示現在人間,我們看起來,跟世間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實際上不同。不同就是我們六根在六塵

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我這幾句話就說明,佛、菩薩、阿羅漢、凡夫,有什麼不一樣,這就說清楚了。

我們修行怎麼個修法?一定要知道,就是“六根”在“六塵”上面修行。

修什麼? 我們先修不執著,“執著”放下了,真放下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

不可以執著,這是我的、那是你的,這都屬於執著;“分別”這個身是我,這個衣服是我的,從“分別”起“執著”。阿羅漢沒有了,菩薩也沒有了,菩薩比阿羅漢高,

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也沒有,不分別,就肯定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跟自己同一體,這是菩薩境界;阿羅漢、辟支佛還沒到這個境界;最高的,佛陀,“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69a60c5e8f31f7ab7a85a3ea764ae37c.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