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6fe650ac4714bae34ca8bc64ac391c.jpg

道了法師

指望將來得到別人的超度,很是冒險。每個人邊修行邊超度「自己」,更符合諸佛菩薩的本懷。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50313_516889068348883_1615541242_n.png

淨空法師答問:代受幽冥戒,是否有利益?

問:家人代替亡者受幽冥戒,請問是否有利益?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6248.jpg

首先,我們大家應該瞭解,佛菩薩不是萬能的,他有「四不能」:因果定業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渡。

尤其強調第一點:定業不可改。世間萬事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也都是命運既定的安排,該你走的路一步都不會少,該你經歷的風雨、承受的果報也絲毫不虛。娑婆世間充滿苦難和遺憾,是禍也是福,沒有苦,給你再多的幸福,你也感受不到。知苦才能了苦,知苦、堪忍,然後強大。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0112d797ba5024d933.jpg

問題:南無阿彌陀佛!頂禮師父!我們在恆順眾生的過程中需要修忍辱,但當遇到自己不認同、並且還可能會種下不善因的事情時該怎麼辦?如何修忍辱呢?

明朗法師: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1599065.jpg

過慎護口業,不犯四過

言語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工具,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口說善言能令人心生歡喜;口出惡言,除了令人生惱,還須自受惡業苦報。口過有四種: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為人處世要經常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這四種過失,如果有,馬上就要慚愧、懺悔、改過,否則口業不清淨,講出來的話,別人都無法信受;或招感口腔惡疾、被人毀謗欺誑等,這些都是口犯四種過失所產生的惡報。所以,種了什麼因,將來就感什麼果,佛法因果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xresdefault.jpg

 

如果你本有的出離心,菩提心,慈悲心,恭敬心,智慧都生起的時候,說明你的業障在減輕,如果學佛後,你越執著,越我慢,越貪心,那說明你的業障還沒有減輕。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te-1367186_960_720.jpg

如球般回饋力

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也叫果報。業,是指一切身心的活動,包括身、口、意三業,報,就是業力的報應,即由三業的善惡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因是業,果就是報。因果又稱業因果報,或稱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40Z41H503F0.jpg

大寶法王:

悲心並不僅是一種憐憫、同情之心,真正的悲心是沒有自他分別的,這意思就是說,當你知道對境的情況時,在生起悲心的當下,你就成為了對方,你全然、直接的感受到對方的身心狀態。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1c4d31b5f9b42391c86bd392045908.jpg

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尋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里。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46596040_m.jpg

願力強業力則弱,業力強願力則弱,兩者成反比,進修佛道者,無非為轉業力為願力而努力,那麼,如果眾生業障深重該如何轉化呢?這是修行者面臨的一大考驗,只要是凡夫,各個都有自己的業障,現在引用佛經的修持法則,略引三點作為修道者共勉之:

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jpg

發布:釋藏洋

布施的內容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