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珮芬與先生結婚多年,但和其他不孕夫妻一樣,兩人看遍中、西醫,求神問卜,在試了多次人工受孕後,依然無法得子,之後透過家扶基金會認養了兒童。
在認養貧童後,珮芬卻意外懷孕了,兩人除了感謝上天的恩賜外,也鼓勵更多不孕夫妻一同加入認養貧童的行列,因為愛心是沒有國界的。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珮芬與先生結婚多年,但和其他不孕夫妻一樣,兩人看遍中、西醫,求神問卜,在試了多次人工受孕後,依然無法得子,之後透過家扶基金會認養了兒童。
在認養貧童後,珮芬卻意外懷孕了,兩人除了感謝上天的恩賜外,也鼓勵更多不孕夫妻一同加入認養貧童的行列,因為愛心是沒有國界的。
人需要物質,平安,消災。但是人安定後,應該追求精神境界,而不是被賺錢等物質困住。因為我見過很多人,賺了好幾年錢,只為了買車而已,也就是他不買車,不知道做什麼。這就是精神境界不夠。
都是貧窮布施難,富貴修道難。貧窮不僅布施難,要修行也難。這種貧窮還包括精神貧窮。
十不善業中,殺生和邪見的過患最為嚴重,否定因果即是一種邪見。 如果沒有種子,就沒有樹。一棵參天大樹,其種子也只有芝麻粒般大小。
同樣的,如果沒有因,就不會有果,出於貪嗔痴而造作的一切身語意行為,無論多麼細微,都會在因緣成熟時感應巨大的痛苦。
下面講到「般若」,這兩個字與我們有很重要的關係。這兩個字一般會念做「般ㄅㄢ若ㄖㄨㄛˋ」,但是我們要叫「般ㄅㄛ若ㄖㄜˇ」,台語則念成「般ㄆㄛ若ㄗㄟ」。「般若」是音譯,在梵文裡面叫做「般ㄅㄛ若ㄖㄜˇ」,所以不可把它的音改了,台語也應該叫「般若」。
「般若」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佛門當中,講究“身、口、意”三業,而其中尤其以口業為重,認為口業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
在世間,一樣是有著諸多的悲劇禍根是源於口業,譬如家庭中的紛爭,婆媳的不睦,子女的不孝;又譬如工作中的不團結,同事間的誹謗猜忌,上下之間的惡語相向等,甚至於一些因為口角而大打出手,甚至傷人性命的事情時有發生,所以古語也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在我們的心中,有三個不良分子盤據,時時在毒害著我們自己,那就是三毒煩惱。人生所以不能自在、不能安樂,就是有了貪嗔癡三毒的作亂。
1. 貪毒:這是因愛而生起的,染著自我為中心,執著有關自我的一切。例如:充塞在心中的是我的親人、我的財富、我的名譽、我的所有等。有了貪心,就會顧戀過去,耽著現在,希求未來。為了貪圖安逸,所以懈怠消沉。因此,貪毒之為害,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