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6195147945_063f7bb350_k-1080x675.jpg

佛法之佈施
凡是良善者,無不希望給別人一些幫助,但是佈施也有原則,不能隨便施捨,否則會產生反效果,或是增加別人的困擾,或是引起他人的反感。

一、佈施的層次

《增一阿含經》說,不可以對無法生起信仰的人佈施佛法,因為會引起他的嗔恨之心,猶如一個人患有癰瘡,還沒有痊癒,又拿刀子去刺傷,會使他更痛不可忍。所以,佈施是有層次的。

第一,施捨真理是上等佈施

佛教認為上等的佈施,是給予心靈啓發的「法施」,這是人生最為欠缺的。因為一個人即使有再多的錢財,再高的地位,不能明理,不能安心自在,也是貧窮。真理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假如能把佛法等真理佈施給人,以此利益更多的人,這就是上等的佈施。

第二,急公好義是中等佈施

當我們看到社會上諸多的不公平,應該勇敢地伸張正義。看到國家的公益團體、弱勢團體生存困難.也應該給予贊助,助其發展,以發揮社會急公好義的精神,這是中等的佈施。

第三,濟貧救窮是下等佈施

有一句話說:「救急不救窮。」對於一時的急難救濟,猶如雪中送炭,會讓急難困苦的人獲得轉圜的生機,是莫大的慈善因緣。但是,對於恆常的窮困,有時候是救濟不了的,因為這種治標的慈善工作並不究竟。

第四,施不甘願是劣等佈施

有的人出錢贊助公益,但是,佈施之後,心裡很苦惱、很懊悔;或是在別人強迫之下捐款,讓他感到心不甘情不願,這種不是發自內心歡喜的佈施,是為劣等的佈施。

布施.jpg

二、佈施的功德

佛教主張欲求福報,首先要佈施。佈施可分為自身用物的「財佈施」;以知識、技術、真理教化他人的「法佈施」;維護正義法理、讓人無所畏懼的「無畏施」。所謂「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就是佈施功德的最好證明。有關佈施的功德,有四點說明。

第一,施命能得長壽

《譬喻經》里記載一位小沙彌救螞蟻,因而得讓自己壽命延長的果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個人要得長壽,不但要救濟貧困,而且要慈心不殺;有了惜生、護生的因,自然能得長壽的果報。

第二,施色能得端正

施色,就是佈施飲食讓他人吃得很健康,不再面貌憔悴;佈施衣嘩,人見歡喜。我們佈施衣服、飲食、醫藥等日用所需,讓他人身強體健,顏容光鮮,不再受飢渴貧病等痛苦,將得暇滿端正的果報。

第三,施安能得無懼

施安,就是讓他人獲得安穩的生活。例如你因颱風、地震,失去家園,我佈施居住場地,讓你不再愁身危坐、沾體塗足;你因困頓厄事,坐起不安,我給予你心靈慰問,讓你物讓他人很莊嚴,不再形體猥瑣。這種「施安」的功德,能讓自己將來身心安穩、沒有畏懼。

第四,施力能得勝利

施力,就是為人服務,給予他人助力,讓他人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例如見人事業失敗,自動給予鼓勵,讓他有東山再起的力量;見人踽踽不前,給予關心、慰問,讓他不畏孤獨,沒有恐懼地勇敢向前。所以,施力者,將來必能獲得勝利。

佈施不一定要施錢,有時候為人說一句好話,能為他人帶來不可思議的因緣;有時候只是幾口飯的佈施,卻給他人帶來生命的重生與希望;有時候一個不經意的微笑,也能給人帶來溫暖的感受,所以,佈施的功德是無量的。

雲峰寺

 

T1YwvsXitsXXXXXXXX_!!0-item_pic.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人物 的頭像
    小人物

    菩提雨露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