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87e13e408775d3a0e8907499f41a2c7.jpg

學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因果從未欺騙過眾生,惟人自欺,無視因果。到頭來,果報還是要自己承受的。我們常聽到「業因」和「業果」這兩個名詞,而「業」又是我們的身口意所造作出來的,當產生結果的時候,就是業果。

為什麼誦經、拜懺、禮佛等等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是我們把不好的東西交給佛菩薩去處理,然後佛菩薩改變我們的命運嗎?當然不是!佛教是教育,這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我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是指遠離煩惱,出離輪回。所謂得樂,是指不起煩惱,獲得究竟的快樂。學佛的過程就是認識煩惱的過程。

煩惱的根源在於心,當心隨境轉的時候,煩惱隨之產生。而心怎麼會跟隨外境而轉呢?習氣在作怪。這個習氣就是深藏我們內心的五個小偷:貪嗔痴慢疑。也被稱為五種心毒。這五種心毒不去除,我們就無法擺脫習氣對我們的束縛,就無法避免煩惱的產生,也就無法遠離痛苦。所以佛教的一切教育手段,說白了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改變我們的習氣,讓我們從舊有的習氣中拔離出來,掙脫出來,回歸到正常的狀態。

佛法不是魔法,不是你今天念了一部什麼經,今天壞事就走了,好事就來了。如果有這種想法,那也是一種妄念。人們平時干壞事的時候,都知道會有壞的結果在後面等著,但是僥幸的心理不依然促使人們去做那些壞事嗎?如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立顯」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惡了,因為再傻的人都知道作惡馬上會有報應,而報應是痛苦的。 

正是因為「從因到果」需要有成熟的時間(我們種個種子下去,不也需要時間才能成熟結果嗎?,很多人因為「短視」,看不到這個果何時成熟,甚至僥幸的認為這個果不會成熟,所以就胡作非為,等到果報成熟的時候,才追悔莫及。這都是源自內心的無明。

如果我們不希望「惡因產生惡果」是「立顯」的話,又憑什麼希望「善因產生善果」是「立顯」的呢?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如果指望今天念一部《地藏經》或《金剛經》,明天家庭矛盾就沒有了,工作也找到了,考試成績也上去了,分手的戀人又回來了...等等,你覺得這可能嗎?這樣想的人,無疑是在迷信佛教,是在把佛教當做硝酸甘油用。

人們常說,修佛就是修心,學佛就是學做人。

那麼我們要修什麼心呢?要修出離心、修慈悲心、修菩提心、修平常心、修精進心、修布施心、修忍辱心。我們學習的榜樣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怎麼做,我們就跟隨他們怎麼做。這樣才能最終成就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嘴巴只是當做一台復讀機來用,我們在做功課的時候,心還在外面飛著,做完了功課,對身邊人的態度一切照舊,對眾生的態度一切照舊,做事的態度一切照舊,甚至還有更壞的情況出現,就是舊有的習氣不但沒有消除,又增加了一些不好的習氣,把「我執」修得更好了,請想想,這能改變我們的心,能改變我們的命運嗎?所以學佛一定要持戒(不持戒你的桶是漏的,可能漏掉的福報比積的福報更快),不要一邊修福,一邊造業,這樣改變不會大的!

cf3004498384bfcc1d75b8223231d091.jpg

經常要檢視自己的心,每一個起心動念,包括一切語言、行為,有沒有六度般羅密在裡面,念經、行善的發心或者動機是為什麼,(是不是想得到什麼,想攀比什麼等)檢視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禪定,真正生起利益眾生的心就是在修行布施,發覺自己不好的念頭當下懺悔,就是在持戒,懺悔之後發願一定要改正自己的惡習,這就是在修忍辱,當你每一次去這樣做的時候就是一次精進,每一次精進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智慧,這就是修智慧波羅蜜了,這樣以六度般羅密修行佛法才是走正道,才能真正改變自己。

佛法的真諦是慈悲和空性,自淨其意,遠離一切相,而不是凡事先想著自己會不會受害,因為害怕自己被干擾,被冤親債主害,才要修法回向他們遠離自己,這樣的發心你們覺得冤親債主會原諒我們嗎,我們應該有的慈悲心是什麼,即便這些眾生會傷害我們,但是為了利益他們,我寧願自己受到傷害,也要利益他們,這才是佛法的宗旨!

要想學習好,首先要端正學習的態度。學佛也是一樣,要想把佛學好,首先要端正學佛的態度。沒有一個正確的學佛態度(發心),也是很難成就的。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學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就告訴我們這麼一個殊勝的法門,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經成就,在無量劫以前發的願已經實現,已經往生到那里去的眾生無量無邊。

如果你對這個法門再持懷疑,那你就是沒有救了。念佛一天要念多少呢?沒有一個定數,阿彌陀佛那里不是貿易公司,不做交易的,往生的條件,阿彌陀佛說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觀無量壽佛經》里面說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只要至心信樂,發願往生,具足信願,只要一念都可以往生。

要知道,念佛是無上的法門,上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他們都念佛求往生,很多祖師大德都求往生,你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這個法門至上、至下都可以念,這體現了阿彌陀佛的普度眾生的大慈悲願力,“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就是這個願力第一。

念佛要歡歡喜喜的念,不要愁眉苦臉的念,但是心要悲悲切切的,知道這個世界苦啊,所以懇切祈請阿彌陀佛接引。

念佛身心世界一切的妄想、挂礙都要放下,別想著兒孫了、存折了,就是為求生極樂世界而至誠念佛,趕緊求往生,見阿彌陀佛,悟無生法忍,乘願再來。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包含了一切的道理,不要動搖,不要懷疑,至心的念,至心的發願,每個人都可以去,乃至五逆十惡的眾生都可以去,只要信願具足,一定要好好的念,南無阿彌陀佛!

621qr7946s1248rso833sq7817p7r249.jpg

禮拜佛菩薩誦經為什麼可以消業障?

業障是一份因果關係中的惡果,同時它是你種的因所應得的果,那麼除了你用另一份善因果去抵消它,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動它。而善因果就是功德,所以功德可以抵消業障。

修佛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心,修出清靜心,分辨心,善心,平等心,慈悲心,去除妄心,貪心,嗔心,痴心,執著心。大家都知道善惡就在一念之間,只有把心修正了修善了,才能保證不種惡因,從而避免惡果,所以修心為修佛第一要旨。

念經拜菩薩,並不是說菩薩就把你的業障消掉了,而是因為念經拜菩薩就是功德,「果報不可思議」,「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但正常情況下,功德會按天理的規定自動排序,不會主動去抵消某一個業障。

而每當你企求菩薩慈悲,保佑你工作順利,愛情如意等,菩薩可以動用神通慈悲用你的功德去抵消那一個特定的阻礙你事業或愛情的業障,從而使你變的順利。你的功德和菩薩的慈悲神通缺一不可,但基礎還是你自己的功德,一份善果去一份業障。如果有人只是拚命祈求菩薩而不作功德,不念經,那麼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如果業障深,功德淺,所求同樣不會成功。

明白了這一切,那麼我們就應該明白抓緊時日,利用每一分去修心積累功德。同時因為明白了功德和業障的深淺關係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可以針對自己的業障程度制定相應的短期修行目標:業障深的,平時總覺得什麼都不順,求菩薩念經很多但還不變好,這就是業障纏身阻礙非常。業障淺的,一念經就有感覺,求菩薩每求必應,那麼就是本身有功德有修行,就要提高要求,修心積累功德最要緊。

理解了這些道理以後,希望大家就能認清自己的命運是怎麼形成的,不要在怨天尤人,推卸責任,而是放下包袱,專心修行,把所有等待的時間都用在念經修功德上,那麼即使來世還在人界,那我們的每一天也會儘是好的果報,像生活在天上一樣。

550313_516889068348883_1615541242_n.png

宣化上人:念經為什麼會有功德?

在佛教里大家所學的道理,也不是你的道理,也不是我的道理,也不是佛的道理。那麼是誰的道理呢?這個道理,是每一個人共同所應該遵守的這種邏輯學,這種智慧的理論。

不是像其它的宗教,就是那麼強詞奪理,或者拿不是當理講,或者用這種愚民政策的方法,或者專制的這種理論、獨裁的理論,只可以他那麼說,不可你這樣問。

那麼佛教不是這樣子,佛教就是共同一種智慧的表現,所以合乎智慧的就是真理;不合乎智慧的,那就是不可以通行的一種理論。所以我們所研究的道理,不是那麼獨裁專制,或者愚民政策這種的理論。因為這個,所以我們大家都有發言權,都要用你的智慧來衡量這種理論,究竟哪個是對,哪個是不對。

我們要有擇法眼,要自己做得主,不要就人云亦云,或者自己不許可發揮自己這種固有的智慧,這是一種錯誤!我們應該把每一個人那個智慧的礦把它打開,把真正智慧的這種力量拿出來。

經經都是一樣的,佛佛也是一樣的智慧,無論哪一部經所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這一部經所說的,是為著這個有病的人,來念這部經他就會好;至於念經,那個死的人得到功德,其實呀!死的那個人得到功德只是一少部分,那麼生人得到的功德是多和大。

這個死的人他怎麼會得到功德呢?因為這部經典是佛所說的,這個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究竟它有多大的力量?我們人是沒有法子用科學來研究出這一些個力量。

至於說是活著的人,他也沒有死,那麼念這部經,有什麼功德呢?對於活的人有什麼益處呢?很有益處。因為你一念這部經啊,心裡就開朗了,就把執著破了。把執著這一破,這就是有無量的功德。

我們人,無論活人、死人,所以起惑、造業、受果報,都是因為有一個執著在那兒,才能造罪。你若把執著一破了,這一切的罪,也都消了。

所以這個經,佛所說的法,就是破人一切的執著。這個執著,只是差那麼一點點,你一執著上來了,那就不容易得到解脫。你把這執著一破了,那就是無量功德;得到解脫了,那就是無量功德了。

O1CN01itMlVW1hwgN3l8dZg_!!2200771514342-0-tblite.jpg_540x540Q50s50.jpg_.jpg

誦經能否斷煩惱了生死?

慧律法師 

問:誦經能否斷煩惱了生死?

慧律法師答:誦經一定要開智慧,要不然的話,只誦經,沒有辦法轉煩惱成菩提。只有誦經,就像鸚鵡學講話一樣的。

內在的智慧不在誦經,誦經只是增上緣,重要的是轉凡成聖,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

佛法在心,不在語言文字。那是藉著語言文字,來束縛我們的三業,控制一下自己的三業。

相比較之下,誦經總比去外面花天酒地好啊,比去外面酗酒、打牌、抽煙、到處吃喝玩樂要好多了。

但是,誦經不究竟,誦經如果沒智慧,就變成了好像在讀書一樣的。

佛法最主要的是摩訶般若,還有涅槃的妙心,不在語言,不在文字。

誦經只是藉著外緣,讓自己不要去放蕩,但不能斷煩惱了生死的。

只有誦經不行,一定要聽經要聞法,要開採內心深處的般若智慧。

0.jpg

淨空法師: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

1、 佛法講修行,什麼叫修行?依佛所講的理論與方法,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言行,這叫做修行。現在的人都弄錯了,以為敲著木魚念經叫修行,錯了,那是形式,不是實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講的相違背,佛教導你的你沒有落實,那就是錯誤,你沒修。

2 、一入佛門,佛教你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你做到沒有?做到叫修行,沒有做到,那不是修行。言語,佛教導你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業,不貪、不嗔、不痴,你得真干,真幹才叫修行。

3 、早晚課什麼意思?早課讀誦經本是提醒自己,我這一天的思想言行要跟經上講的相應;晚課是反省,我這一天有沒有遵守老師的教誨、老師教我做的我做了沒有、老師說不能做的我犯了沒有,拿這個標準來改過自新,這是真修,否則你就全都錯了。

4 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現在很多人搞錯了,每天要念經,念給佛菩薩聽,那沒用處的!我們念經是要學習佛菩薩的行持,學習佛菩薩的存心、發願、修行,自己要切切實實、圓圓滿滿地把它做到。做到之後,要把自己所修、所學的轉教別人,這就是報佛恩。

讀經可以消業障嗎?

有些人讀經是因為相信多念誦經典,可以幫助自己消災解難,念得愈多,業障就消得愈多。

消除業障
其實「消業」的意思,是從此以後自己不在造新業,「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雖說是結束舊業,不在造新業,但並非指過去所造的業就消失了,從此以後不用再接受果報,而是不管什麼樣的果報都要面對,受報時知道這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在現在所感出的結果,所以要接受它。

但只是接受還不夠,進一步還要放下自我才能得解脫。自我中心與對於自我的執著是一切苦的原因、苦的根本,所以不善的要放下,善的也要放下,壞的要放下,好的也要放下,全部都要一起放下,如此才能得到究竟解脫,所以只想消除惡業,而不想消融自我,這樣的修行並不究竟。

轉變心念
所謂的誦經能消業,並非指誦經,惡業就一筆勾銷了,而是因為誦經能讓人轉變心念,改變自己的念頭和言行,所以能消業去惡向善,從「有我」轉化成 「無我」,用這種方法誦念經典,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消災去業,還可以開發智慧。如果誤以為造了惡業只要誦誦經就沒事,那是不可能的事,是一種迷信。誦經最主要的功能在於轉變我們的心念。

佛經如何談心?
佛陀為什麼會帶給我們這麼多的經典和佛法?這是因為他希望眾生都能斷除煩惱、解脫自在,而眾生煩惱的癥結全在於自己的心。心清凈了,就能安樂自在,了達這個心本來清凈,便能永遠地安樂自在。而眾生的心都是相同的。

所謂相同並不是說想法相同,而是心的本質相同、作用相同,以及眾生所引生的煩惱相同。人在任何一個生活環境中都有它的衝擊、矛盾和困難,如果一直從負面想法看待困難,會一直被困難困住;如果能由正面想法重新看待與面對,或是分析它、處理它,就能化解困難了。佛在這裡得到智慧,再指導我們如何從心得到解脫。

身心合一
所謂「人身難得」,我們如果離開了身體就沒辦法修行,修行還是要透過身體來修的,用心來駕馭身體。但是一般人不會修行,不知道如何用心來駕馭身體,也不知道用身體來煉心,所以苦惱不斷。這兩者是互相矛盾,也彼此相輔相成的,需要身心合一,才能安身、安心。當我們產生矛盾時就會困擾和痛苦,而當身心統一,身心可以相輔相成的時候,心就能自在或解脫了,這就是《心經》裡面講的心。

這個道理好像不容易了解,其實注意一下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是不離身體,不離環境的。就連做夢的時候,好像只有心在動,念頭在動,其實做夢的時候,夢境中是有符號的。所謂符號就是夢境裡面所見到的人、所遇的情境、聽到的聲音、感覺到的冷暖,這些都是物質的符號。所以做夢純粹是心的活動嗎?不是的,沒有物質為緣就不可能有心,不可能有夢。

心無掛礙
如果體證了空性就叫做無心,就是《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以及「心無掛礙」。所謂「心無掛礙」,就是心中不再有任何執著。心中不再有任何執著,也就沒有所謂的聰明與愚鈍了,既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因此就沒有煩惱,沒有痛苦,超越了虛無和實在。不論存在或是虛無,心裡根本不介意,一切現象如常,但是已不再是問題,這個叫超越,叫無心。所謂「無心道人」,就是解脫的人,真正得到解脫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

 

69a60c5e8f31f7ab7a85a3ea764ae37c.jpg

 

 

念誦《心經 》+《迴向文》影音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白話解釋 (點我)

 

 

念誦《藥師灌頂真言 》+《迴向文》影音

念《藥師灌頂真言》的三大利益(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人物 的頭像
    小人物

    菩提雨露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