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尊「寶勝」,這一尊『寶相』,寶勝的意思廣,寶相完全是從形相上來說的。但是說到相,我們就要想到性,為什麼?相是性變現的,性是能現能變,相是所現所變。
我們就最淺顯的地方來看,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聞佛之名我們就體會到寶相。佛的寶相怎麼來的?修因所得的果報。人人都希望相好,都希望相貌莊嚴美好,要知道這是果報,容貌是果報,體質也是果報,你的身體健康長壽是果報,容貌好醜也是果報。
前面一尊「寶勝」,這一尊『寶相』,寶勝的意思廣,寶相完全是從形相上來說的。但是說到相,我們就要想到性,為什麼?相是性變現的,性是能現能變,相是所現所變。
我們就最淺顯的地方來看,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聞佛之名我們就體會到寶相。佛的寶相怎麼來的?修因所得的果報。人人都希望相好,都希望相貌莊嚴美好,要知道這是果報,容貌是果報,體質也是果報,你的身體健康長壽是果報,容貌好醜也是果報。
弘法利生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是為正法久住,代佛弘法,所以縱然你自己有疾病,甚至於你壽命到了,你發的心大,發的心勇猛,壽命自然就延長了。
交光大師有例子,他學淨土的,壽命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想到有一樁事情他應該要做,註《楞嚴經》。《楞嚴經》在中國名氣很大,知道的人多,讀誦的人多,註解的人也不少,可是許多註解都沒有把佛的意思抓到。難得交光法師發現了,所以他就想給《楞嚴經》做一套新的註解,立論當然跟古時候的註解不一樣。古註《楞嚴》講了三樁事情,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這是《楞嚴》修行的核心,古註都用天台的三止三觀來解釋這三句。奢摩他是止,三摩是觀,禪那是止觀同時並運。而真正的意思,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沒有被人發現。交光做一個新註,把這三句話完全用《楞嚴經》的經義來解釋,這個很正確。阿彌陀佛就答應了,讓交光法師住在這個世間把這部註解寫好,壽命就延長了,這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的。
命裡沒有財富的人想得到財富,佛陀教育裡頭有正當的方法,教你得財富、得聰明智慧、得健康長壽,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富貴得富貴,求兒女得兒女,有求必應,真的一點不假。它有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有求的方法。為什麼能求得到?佛給我們講了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因為你有求的那個心,跟你有緣的眾生就到你家來投胎。
你要沒有求的心他不來,你有求的心他就來了。 來了是哪些人?佛說的四種,跟你有四種緣,不是這四種緣他不來,這四種緣都很深。報恩,報恩來的,那一定是孝子賢孫,都聽話的,為什麼?過去世你對他布施恩德,他來報恩的。
不生執著,在佛法裡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能執著。為什麼不能執著?它不是真的。佛法也是因緣生法,既然是因緣生法就不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滅,因緣生法有生有滅。你看佛所說的,說得真好,佛法有人講、有人聽、有人學、有人證果,這叫正法。
反過來,沒有人講、沒有人聽、沒有人學,這叫滅法,有生有滅。既是有生滅法,它就是無常的,它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話說的有道理。世間法是生滅法,佛法也是個生滅法,眾生有感它就生了、就應了,沒有感它就滅了。不生不滅的才是真的,什麼東西不生不滅?真心不生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