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9994_11n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珮芬與先生結婚多年,但和其他不孕夫妻一樣,兩人看遍中、西醫,求神問卜,在試了多次人工受孕後,依然無法得子,之後透過家扶基金會認養了兒童。

在認養貧童後,珮芬卻意外懷孕了,兩人除了感謝上天的恩賜外,也鼓勵更多不孕夫妻一同加入認養貧童的行列,因為愛心是沒有國界的。

4年前,珮芬與先生懷抱著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一口氣認養了3名蒙古兒童。

這3名蒙古兒童為6歲的歐德格日勒與8歲的楊巴托爾,是一對中俄混血的小兄妹,兩人的父母原本都有工作,但從母親生病後,僅靠著父親撐起家計,微薄的薪水要養活2名大人和5名小孩,加上家中沒有國家補助的土地,只能把蒙古包蓋在偏遠地區;另一名10歲的鐵木真在父母離異後,由母親獨自擔負起家計,但因患有心臟病,且無一技之長,找工作非常不易,家中生計經常要靠親友接濟。

珮芬說自己的父母在她孩童時期,也曾經透過家扶認養一名國內兒童,當時才小5的她總會坐在地毯上,讀著那名孩童用一半注音、一半國字寫來的信件,潦草卻純真的字跡,經常讓她感動不已。當自己也認養3名蒙古兒童後,每當收到寫來的信件,她都視若珍寶,將每一封信件小心的留存。

珮芬提及在認養兒童的當下,確有幾分想招子的心願,她自問:「如果我去幫助遠方的孩子,上天會不會認為我可以成為一位好媽媽,願賜孩子給我?」去年6月珮芬如願的生下小baby,還印下小baby的照片與遠在蒙古國的孩子一同分享上天的恩賜。

珮芬現在除了持續認養外,也鼓勵越來越多的不孕夫妻,與其到處求神拜佛,算命卜卦,不如認養貧童,存善念做善事,一定會有豐盛的回報。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盼望國人能夠不僅是關心國內貧童,也能發揮世界一家的精神認養國外貧童,讓愛心無國界,使受扶助的貧童都能盡早脫離貧窮,邁向自立。

114_01.jpg

福報

「福報」是學佛的人所重視的問題,如我有多少福報?他有多少福報?大家彼此有多少福報?

其實,「福報」不是只有學佛修行的人才關心,我們在春節過年的時候,可以看到許多人家門口都喜歡張貼「五福臨門」的春聯,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福、祿、壽、財、喜這五福能齊降門庭,閤家大小都能平安吉祥。

福報,就像我們在糧倉裡有儲蓄糧食、在銀行裡有一定的存款,因此在生活中,糧倉、銀行就會不斷供應我們所需的報酬、利息、本金。假如說銀行、糧倉沒有存款,沒有儲糧了,是負債、借貸的情況,銀行就會追討,就會要你繳回借貸,這就是福報不足,存款用光了。

你在人間做多少善事,就會有多少功德福報;你不做善事,沒有勤於耕種,再好的心地、良田,也不能生長五穀。

《金剛經》說,多做多得,少做少得,它和福德性不同。福德性是你有無量的財寶,那是屬於心性上的,其數量無量無邊,不可計數;但在有相的福報裡,福德性派不上用場,福報是需要你付出實際的行動,在日常生活裡去累積功德善事,你付出有多少,收穫就有多少。

福報也不是要用來比較的,主要是要自我耕耘心田,自我勤奮,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在世俗上說,修橋鋪路、布施助人都是累積福報的方法。《普門品》也說,如果你救助他人的三災七難,如是因如是果,當然你也能吉星高照,時時逢凶化吉。

布施.jpg

什麼是福報?簡單的說就是善、美的回報。

譬如:從小出生在幸福的家庭、長相端正、聰明靈巧、身體健康、心地善良、喜樂開朗;長大後求學順利、事業如意、婚姻美滿、善友眾多;中老年後子女孝順、名節清廉、知足常樂、長壽無病、能得善終等,這些就是所謂的福報。

雖然大家喜歡求福報,可是每個人的福報卻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姊妹也都不會相同。

這是為什麼呢?依佛教的立場來說,當然是脫離不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的因果關係。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清楚說明了前世、今世、來世三世的福報厚薄是緊密相連的,就像串聯的鎖鏈,彼此牽引,相互影響。

過去世的善惡行為我們已無法挽回,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為今生與來世的福報努力;不僅一個沒有福報的人當要如是,就是一個有福報的人,也要懂得惜福、培福。

因為如果只知享福而不知惜福、培福,福報遲早會用盡;就如銀行存款只出不進,存款必定一天少於一天。又如一位學生,即使再聰明,如果不用功,最終也會落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下場。

當然,福報有福報的來處,福報不是偷來的,福報也不是搶來的,福報不是妄想就有,福報更不是怨恨就可以獲得;那麼,福報從哪裡來呢?其實,一個人的福報有多少,是可以由自己決定的。

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業;一念的慈悲,能夠增加很多的功德。

有的人因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的人因為「不貪不義之財」有了善緣;有的人因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有的人因為布施明燈,而得以全家團圓。如「貧女阿照」,就是藉著施燈的因緣而遇到大富長者協助,所以能和父親團聚。

因此,平時看到人點頭微笑、親切問候,或是舉手之勞的服務,乃至見人有難熱心幫助等;能夠成就他人的善事,隨時多做好事,這些都是和人結緣的方法,如此自然會增加福報。因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相互依存成就,共存共榮的生命體,所以想要獲得福報,廣結善緣,勤修布施,必能為我們累積今生、來世無量的福報。

文章來源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9495

 

阿彌陀佛.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