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702.jpg

問:命運半點不由人?業力可以轉嗎?

願海法師答:不是轉業力,是轉你的心境。命運即因緣果報,心境轉變感受便不同,同時,未來命運的「因」也會有所不同。

過去的因果不能改變,但是當下可以發心修福修慧。發心當中所造的善根功德能令因緣果報縮短,也就是將該做的事提早完成。這好比將債務提前還清,使得承擔債務的時間縮短,並非可以不還或將債務一筆勾消,而拖得越久,不但仍然要承擔本金,利息也相對地增加。

已經造成的果報本身雖然不可能改變,發心修福修慧卻可以改變果報的相。

一切唯心造,未來是可以創造而不是去改變它,因此,所謂的「改變命運」是針對自己的因緣果報來先消帳目,同時創造未來不同的因果。

創造是指基於現在的正知、正見、正念來做,修行就是改變自己的心來創造未來,故說「僧道無命可算」。

你覺得命運在轉,是心境轉變的關系,看事情的感觸不一樣,同時也創造了不同的未來,所謂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這個意思。

既定的業報是一定要承受的,而學佛也就是要從當下發心去做很多該做的事情,未來的命運自然會有所不同。

「業力」是因緣果報的根本,故不可轉;「業障」是指業力所造成的障礙,這是唯心所現的「相」,「相隨心轉」,故說業障可依心境而轉,而不是它存不存在的問題。

「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三昧加持力」指的是唯心所造的念力、定力。業力雖然不能轉變,以念力及定力卻可以創造不同的未來。

心境轉了也就沒有所謂的障礙了,比如說打坐的時候有人在旁邊唱歌,心境若受影響,歌聲便是對打坐者的障礙;如果根本不在乎,那些聲音對我不起作用,便無所謂「障礙」的存在。業力就好象那打坐時的歌聲,打坐的人雖不能主宰讓歌聲消失,但歌聲是否成為障礙,卻是依打坐的人的心境而定。

你們說過去曾經感應到自己的未來,現在卻發現似乎有不同的發展。

「感應」是依當下的心境來感受,也是「唯心所現」,例如初中的時候,感應到自己將來是村長或鄉長,即至大學畢業,則感應到自己可以當總統,這是因為在不同的時間裡會有不同的心境,而心境不斷的在變化,所以說感應是當下心境的一種自然顯現,心境時時在變,感應便有所不同。

今生的福德因緣跟過去有關,但不是絕對。福德因緣能否增長是看現在,例如有因緣讓你賺錢,能否奮發圖強藉因緣來發揮,這得看你現在的心。

福報具足,菩提大願的願心才發得出來,是故要多修福報,福報不夠則無助緣,只能說而做不到,而想要因緣具足也要多修福報,修福報的方法即力行「六度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1c5d504fb1beb382532c982fd521.jpg

業力和業障是否有所不同?

佛教中的業是指善行和惡行。這種行包括三個方面{身體行動、語言表達,意識思維}簡稱爲身口意。業,概括了一個人全部的身心活動。

智慧者常把業稱爲業種,不是孽種,是業種,這個種是指種子,種子只要是生的,遇到合適的溫度溼度就會發芽生長,業也是如此,我們做一件事,起一個思維和說一些話,都是種子,這些種子到了一定時候就會結果。

業力

善業有生樂果之力用。惡業有生惡果之力用。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我們剛才說了業象種子,我們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對,就是《種子的力》,業也同樣,遇緣而長大,成實,這個發展的過程就是業的力量使然。

趙忠祥去世了,億萬家財留給了孫子,很多人說,自己什麼也沒帶走,這是不對的,他帶走了業。他今生所做一切身口意還未成熟的業。那將決定他投生轉世的方向。

業報

應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報。

又業因與果報。寶積經九十六曰:「閻羅常吿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南本涅槃經六曰:「是薄福人受業報故。」法華經序品曰:「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宗鏡錄二十六曰:「命是一期之業報。」

在佛教里,把我們這個身體叫做業報身,是前世所作業所結出的一個果,你的福、你的命都是這個。

所以算命決不是胡扯,他們通過一定的密碼,能知道這個前因與後果,可以推算出來的。種子成熟了,就會結果,最大的一個果就是我們這個身體,還有我們不明白的人與人之間的種種差別,其實都是業報的不同。

業在我們人生中隨時成熟隨時體現,因爲有助緣。原來的善種子,遇到好天氣,風調雨順就會很快成熟,結一個善果,也就是我們說的順境,遇貴人等。反之亦然。

業障

惡業之障礙。惡業妨正道者。涅槃經十一曰:「業障者,五無間罪重惡之病。」俱舍論十七曰:「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噁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爲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曰:「若有衆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這個佛學大辭典給的解釋,其實業障,不僅是惡業障你成道,還有善業也可能會障礙你成就。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貧窮布施難,富貴修道難。一個人如果生下來就含着金鑰匙來,就象那些沙特王子與公主,太多的財富可以滿足其一切欲望,能想起修行就很難了。

業障不除,就不能見性成道,那怎麼清除業障呢?

1、懺悔。累世累劫中我們積累了太多的業力,化解需要至誠至敬的心,面對師兄或者聖像如對佛陀本人。袪除自己的邪噁心、是非心、諂曲心、嫉妒心。
2、如如不動。面對境遇,不被它所轉,不喜不惱,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修涵養功夫。
3、提高打坐功夫,得止見空,具斷德。

114_01.jpg

1、什麼是「業」?

佛教的基本教義及其簡單,佛教對世界的總結可以概括爲「緣起性空」四個字。

「業」就是「作業」「業障」等意思。因此,所謂「業」就是衆生「身、口、意」三方面的行爲。

2、業力的中心

身的行爲、口的行爲二者所產生的「業」容易理解。意所產生的業力,一般人不大理解,其實,佛教認爲,「意業」是整個業力之中心。人心中的一個「惡念」「善念」同樣會產生業力。即使不付諸於行爲,同樣產生了善惡之業。因此,業力既有精神因素,又有物質因素。

3、業力永遠不會消亡

物理學中有「能量守恆」定律,同樣,業力也具有「守恆」的屬性。衆生的整個生命界,生生死死、輪迴六道、浮浮沉沉,本質上就是「業力」的互相作用而已。衆生的業力互相作用、轉化、轉讓,但是永遠不會消亡。

4、「業」如影隨形

六道衆生,生來死去,「業」伴隨着每一段生命,從未離開過。因此,業力將會伴隨着生命的所有歷程。

5、人是如何出生的?

人們通常認爲人的出生是由於父母的精子與卵子結合,生命從此誕生。其實,不是如此!佛教認爲,人生命的誕生還有前世的「識」參與其中:精子+卵子+前世之「識」這個「識」就是自己無量的前世身口意做的業力。

6、人死亡之後……

現代醫學認爲,人心臟停止跳動後就是死亡。佛教認爲,心臟停止跳動之後,「識」並沒有亡,繼續存在,只是脫離了肉體而已。

7、業力、三世、六道

佛教認爲:人的生命現世之前還有過去世(前世),前世是無窮無盡的;人的生命現世之後還有未來世(後世),後世是無窮無盡的。

98068-copy.jpg

生命有六種形式:

人道、畜生道:我們看得到、感覺得到。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天道:人類感覺不到。三善道:人、阿修羅、天。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根據衆生的業力,生命將在六道中輪迴。善業多到善道、惡業多到惡道。

82945821_629157127900844_827724362118332416_n.jpg

0 (1).jpg

8、帶不走的「財富」,甩不掉的「業力」

衆生執着的財富、名譽、地位、美女將隨時死亡而離開自己,一樣也帶不走;衆生身口意所做之「業力」絕不會隨着死亡而消亡。

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9、業力的種類

業有三種

善業:做善業,就是因,比的善果,就是果報。

惡業:做惡業將來必得惡報。也是因果。

無計業:即非善非惡的業力。

10、善惡業報的時間

善惡之業報並不是在一生中就會體現。

現世報:今天的善惡明天受報、今年的善惡10年後受報等等。

來世報:這輩子做的事,這輩子沒有得到結果,下一輩子才得到。無論是惡的果報,還是善的果報,這種果報往往增長很大。

他世報:就是今生造業來世不報,來世的來世也不報,可能過幾百年之後報,幾千年之後報,甚至多少劫之後才報。什麼時候具足了因緣,什麼時候報。

好人沒好報:是因爲前世惡業的果報,今生善業將在來世報或他世報。

壞人過的好:是因爲前世善業的果報,今生惡業將在來世報或他世報。

11、菩薩畏因,衆生畏果

凡夫因爲不信因果,惡報來臨恐慌畏懼;菩薩因爲深信因果,惡報來臨毫不畏懼。凡夫不信因果,平時不注意不做惡業;菩薩深信因果,平時堅決不去做惡業。
 

1057190388_o.jpg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