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0112d797ba5024d933.jpg

佛陀認為宇宙的核心是「業」,「業」就是經驗值。宇宙就是經驗值所組成的資訊碼世界。

佛學八識是佛家唯識宗創始人對生命整體活動所歸納出來的一種理論知識,前五識爲眼耳鼻舌身,分別代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後三識分別爲意識、未那識及阿賴耶識。

現代心理學上,只研究到前六識爲止,但佛學分析,還加上了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八識阿賴耶識。

前五識是感識,是我們透過眼耳鼻舌身去接收外在環境的輸入新資訊,但不做任何價值判斷。

第六識的意識就是顯意識的左腦,是負責接收輸入新資訊及解讀經第七識演算過後的決策輸出資訊,也就是所見所聞及所作所為的經驗值。

第七識是末那識,是經驗值加工處理中心,首先要去第八識挖掘相關的過去經驗值,經演算法統計後,取最大機率的主觀判斷方案,對接收的輸入新資訊,推測出好壞、美醜、善惡及是非等主觀的價值判斷,並貼上標籤,這個過程稱為「深度學習」。

然後再將這些貼上標籤的決策資訊傳送給第八識儲存,所以一切善惡得失的分別心與執著都是第七識計算後產生的。

同時將處理過後的所作所為經驗值傳送至第六識解讀、轉換成語言及控制情緒發生的輸出顯示。

第八識是阿賴耶識,又稱藏識,也就是潛意識,是一切善惡經驗值種子的倉庫,稱做「雲端意識數據庫」,善惡經驗值稱為「業種」,並等待時機成熟,當某天遇到因緣合和之際,就會産生相應的果報,稱為「業果」或人生選擇。

佛陀說:「一切事物,皆是由衆因緣和合而生起。」就是說,事物的形成是靠「內在基礎的因」和「外在條件的緣」,相依而生起的。

也是在說明萬事萬物是由精神世界的「內在基礎的因」與物質世界的「外在條件的緣」和合互動而產生的。一切都是因果!

第七及第八識都在黑洞裡的精神世界,也就是深藏在內心裡。左腦是連接外在環境的前五識,右腦的松果體是連接黑洞內在心靈的後二識。

中國人常說的「第六感」、「打禪七」或是「三心二意」,都是源自佛學八識,其中「三心」即是指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二意」是指第六意識與第七末那識。

了解佛學八識後,我們會發現古代佛學與現代量子力學及電腦資訊理論是有相同的觀點,佛陀可以說是古代及人類第一個物理學與電腦學教授及大師。

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電子你不觀察它時,是看不到且沒有實體的波,當你觀察它時,才變成實體的粒子」,這個理論跟佛學「自性本空」的道理也是一樣的,而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就正如《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文章來源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20010900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人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