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期文章:201511 (17)
- Nov 26 Thu 2015 01:12
大悲咒- 天籟梵音(附注音版)
- Nov 25 Wed 2015 23:29
修福積德,改造命運
- Nov 25 Wed 2015 19:43
如何做個氣質美女
一個人的氣質是指一個人內在涵養或修養的外在體現。氣質是內在的不自覺的外露,而不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無點墨,那任憑用再華麗的衣服裝飾,這人也是毫無氣質可言的,反而給別人膚淺的感覺。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氣質,做到氣質出眾,除了穿著得體、說話有分寸之外,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品德修養,不斷豐富自己。
1. 一個人的氣質是內部修養、外在的行為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 態度等的總和。優雅大方、自然的氣質會給人一種舒適、親切、隨和的感覺。
- Nov 25 Wed 2015 19:25
熬過了我們就結婚 - 交往四階段
《第一個階段》:共存。
- Nov 25 Wed 2015 19:05
相由心生-改變相貌由修心開始
- Nov 22 Sun 2015 00:00
佛教的福壽觀
多福多壽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們每日辛苦奔波、汲汲營營,只不過是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間的事業,絕大多數和增強身體、延年益壽有關系,貴如秦始皇還遣令大臣為他求取長生不死之藥,因此求得大富大貴、長命百歲是世人共同的願望,但是福壽往往很難兼得,有人富可敵國卻英年早逝、無福享受,有人老耄長壽卻一生窮苦潦倒,必須要福德因緣具足了,才能福壽增廣,綿延無量。
求福添壽固然是人人夢魅以求的希望,但是一般人對於如何求得福壽的觀念卻不一定正確。社會上一般人總認為要長壽多福,應該向神明、菩薩、佛祖祈求,把信仰 建立在貪求、饜取的層次上。其實福壽並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植福壽的因緣,福壽是不會憑空降下的。所謂「生天自有生天福,未必求仙便成仙」,自己不努力去自求多福,而把一切的責任完全推諸於神明佛祖的身上是不合乎因果道理的。譬如把一塊沉甸甸的石頭放置在水中,石頭自然要沉下去,而我們卻違反常 理說:「石頭呀!石頭!請你浮起來吧!」因為你的祈求不合理、不如法,縱然你真心誠意,石頭是無法依你所求浮出水面的。相反的,如果我們所作所行合乎因果法則,享有福壽的美果,龍天神明也無法一手遮蔽,抹摋你應享有的果報。好比浮蕩在水面上的熱油,縱然有人祈求說:「油呀!油呀!請你沉下去吧!」油是不會和他相應沉淀水底的。因此福壽的獲得,別人是無法操縱的,即使神明也不能掌握我們的生死禍福,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否努力去播種福壽的種子。下面我分四 點來向各位說明佛教對福壽的看法。
- Nov 21 Sat 2015 23:29
美滿生活,固然前生福報;遭遇波折,也不過了結因緣
- Nov 21 Sat 2015 23:17
心胸,是被痛苦和委屈撐大的
沙粒進入蚌體內,蚌覺得不舒服,但又無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體
內營養把沙包圍起來,後來這沙粒就變成了美麗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馬腳上吸血,野馬覺得很不舒服,但又無法把它趕走,於是就暴跳狂奔,不
- Nov 21 Sat 2015 23:02
相遇時,彼此善待;相別時,亦勿傷害。
- Nov 21 Sat 2015 22:18
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過去有一個人問佛陀說:『我身體一直很不好,我到處求神問卜,但是卻毫無幫助,請您指
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聽了就親切的問他:『請你看前面那一個村落的農民,假使在春天時,他們不去耕田播
- Nov 21 Sat 2015 22:10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
- Nov 01 Sun 2015 21:48
林依晨:成長是一種經歷,成熟是一種閱歷